日前看到某一本講授閃燈的攝影書,對人像採光之中的"蝴蝶光"做了一翻說明,發現與我所學的"蝴蝶光"相去甚遠,所以興起發文念頭,並非要"吐槽"誰?為的是觸發大家的求知精神,繼續搜尋以期屏除錯誤知識而獲得有學理根據的攝影觀念。
在我學習攝影25年之中,採光是我最重視、研究最透徹的項目之一;而在我一整套的採光知識裡,我自己把它歸類為三大類:
1.學術型採光
2.市場型採光
3.創作型採光
所謂"蝴蝶光"並非正確學名,它真正的名字是:PARAMOUNT,英文原意是"卓越的";屬上述的學術型採光,是好萊塢人像燈光法其中一種燈法。好萊塢電影公司:派拉蒙影業即是採用這名稱。
那為什麼稱為"蝴蝶光"呢?其實就跟"三角光"同樣都是暱稱,而被忽略正確名稱;"蝴蝶光"這個暱稱是因為此光型會在被拍者鼻翼下方與人中之間形成陰影,這陰影的形狀老外看似蝴蝶,所以又暱稱為"蝴蝶光"。並非該書作者所說的,用瞳孔裡燈罩排列的形狀像蝴蝶,這與台式說法"蘋果光"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此光型的特色是會讓被拍者顴骨突出、臉頰凹陷、下唇光亮,老外認為這樣很性感,所以特別適合女性。台灣人有自己的美感,是不是這樣認為我不知道,但有一點絕對很確定,好萊塢人像燈光法--在國際專業攝影界運用十分廣泛,因為追求臉部階調形成的立體感,所以愛用此燈法,這與目前"日系、韓系美少女寫真"當道的台灣市場,完全是背道而馳的。我要提醒的是:老外的五官立體到不行,還堅持燈法最重要是臉要立體,那臉平到不行的台灣人,卻還在堅持一白遮三醜的"白白光"。
人像攝影最高境界:神韻~就靠這來展現了!攝影者應當三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