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常聽到我的學生感嘆:數位相機拍攝出來的作品,與底片機所呈現的細部表現及立體感落差極大。我認為以現在數位相機的素質和技術,已經有足夠的成熟度,兩者之間的落差可能比你所想像的要小的多;當然底片化學與數位化感光元件有本質上的不同,但在硬體設備部分,試想光學、電子等科技日新月異、一日千里,現在的數位相機難道還不敵1~20年前設計製造的底片機,還是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被忽略?我想恐怕值得攝影者自己來檢視。

我經常在課程中闡述一個現象,在各大攝影網站所討論的技術內容,與底片機時代完全不同;許多底片機時代攝影者很注重的技術範圍,在數位攝影時代,完全不受重視,許多主導影像品質的因素,就這樣被忽略了!另外後製軟體讓太多人產生依賴,常因為顧及方便性而犧牲影像品質,因此我認為這才是問題所在。

在上述被忽略的技術範疇中,我認為最重要的是-階調的觀念。我多年前發表有關"攝影眼" 的文章曾經提到過,攝影術一直在追求的極限,就是希望貼近人類肉眼所看到的細節,這也是攝影最基本的精神。近代攝影大師美國攝影界的國寶-Ansel Adams 就是將這個部分發揮到極致的最佳代表人物,他的Zone System還是現在國際間一流攝影師終身追求的目標。

階調示意圖

所謂"階調"-攝影術把相機所能記錄的細節,從最亮到最暗分成11區,也就是10個階調。

期待在攝影上挑戰極限,在一張作品中能完美的展現所有細節,這除了完美的測光與曝光之外,往往還需要透過"Zone System"來輔助,才能達到完美境界。

很多影友拍照時習慣開著相機內建的"高光警示",一閃一閃提醒你:over了,很多人像誤觸警鈴般,趕緊減少曝光來關掉警報,我認為無此必要!over的區域與其他區域同樣都是"階調"的一部份,只要控制到不影響其他區域、面積勿太大、非不恰當位置,其實有它存在的必要性。在這個部分,剛開始我有一些學生被相機此功能牽著走,很難矯正過來,當我說了一句話,他才恍然大悟!我說:為何相機只有over的警示,而沒有under警示?難道相機製造商認為亮區才重要,暗區不重要?那你又為何要聽他的?

我用以下這張拙作來示範說明:

07  

1000pxi圖片:

http://i229.photobucket.com/albums/ee171/hsuiidtw/07.jpg

這張作品我用6x12寬景相機120正片拍攝+偏光鏡,點測光錶測了大約8~10個亮暗不同的區域,決定曝光值之前所要做的考量是:哪一個曝光條件不會讓亮部over 、暗部不會under ?已經做了必要的處置之後,如果還超出寬容度,我要犧牲亮區還是暗區?是否要改變構圖?其實拍攝時所作的考量還很多,才能得到一張"完整表現階調"的作品。

另外一張範例:

n04  

 1000pxi圖片:

http://i229.photobucket.com/albums/ee171/hsuiidtw/n04.jpg

Nikon D2X拍攝,同樣用點測光測多個區域,之後根據亮暗差距加上ND6、ND9減光,拍攝晨昏亮暗部差距較大,要精準控制太陽最亮處不over,前方暗處木質地板細節完整呈現,是這張作品最困難之處,可能有絕大部分的影友會用後製軟體來解決這個問題,我的習慣是拍照時可以解決的任何問題,我絕對不靠後製,當盡了所有努力之後,才不得已而為之。

近來頗流行的HDR就是取代黑卡的作法,或是搶救未精準控制反差的照片,作法其實就是將其中一張原本是亮部的區域,拍或後製成偏向中間調,再重疊後取代另一張圖的亮區,此舉會讓亮部周圍的細節喪失嚴重,對立體感傷害很大,說穿了是"用細部質感換取某部份的亮度"網路瀏覽用途當然沒問題,大圖輸出、洗照片、印刷等用途,影像品質恐怕不堪使用,但或許有後製達人可以運用精湛的後製技術,作出兼顧整體效果及細部質感的作品,我的後製功力只是堪用,所以這我倒不是很確定。如果你不想再感嘆數位相機為何比不上底片機?那建議你不妨開始正視這個重要的知識-階調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許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