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的攝影課程中,學會精細的分析別人和自己的照片,一直是我注重的訓練方式之一;如果沒有足夠的分析能力,無法察覺別人拍的為何會好?那就更別說要學習了,因為你可能無法感受它好在哪裡?反之,無法看出自己拍的缺失在哪裡?當然進步是無法持續的。

今天我學生的攝影棚開幕前去祝賀,現場他請了三位MD&造型師,舉辦免費棚拍供大家交流,我在現場協助打燈、測光、引導模特兒以及簡單的講解,第一個系列是Hikey採光,當他們照片拍出來,有人說好亮、有人說過曝,現場我馬上機會教育,教他們如何判定你自己的照片是否過度?我指著窗邊的白色窗簾、MD身上穿的白紗禮服、後方背景的白色松木,請他們放大看,有沒有哪一個區域是完全沒有細節的白?結果並沒有!再來把放大的畫面移到MD臉部,看是否有不該有的爆掉區域?(形成臉部光澤的High light當然不算爆掉)當然這個判斷是更高階的攝影知識了。

上過我課的學生都知道,一談起相機製造商的高光警示設計,我幾乎快用三字經罵人,長年的攝影教學以來,讓我驚覺這個失敗的設計,誤導了多少攝影用家?多少年來讓他們的錯誤觀念影響了他們的判斷。我在課程中花了多大的心力,才將學生這方面的觀念導正?中毒越深的,就需要更長的時間,來慢慢讓他接受正確學理的洗禮,而得以學會正確的"階調"觀念。

是的!"階調"是攝影術最重要的精神。人的肉眼是全世界功能最強的相機,攝影術數百年來一直到今天都在做的一件事,就是企圖挑戰人類肉眼的精細度、寬容度。(多年前我的撰文"攝影眼"談的就是這件事!)但是攝影數位化的今天,曾幾何時你聽過這個專有名詞?那"色濃度"呢?"三原色"與"互補色"呢?"反射率"呢?這些攝影術裡面最重要的知識,現在到哪兒去了?

人類肉眼階調示意圖:

img200703311458180.jpg  

相機可記錄的階調示意圖:

圖片1.jpg  

反射率解說圖:

659.jpg  

以上這些攝影知識,決定你是否能精準的掌控你的作品?還是用碰運氣的就好?在攝影中有光就有影,光影形成亮區、中間調、暗區,攝影術將相機可以記錄的11個區(10個階調,第五階為中間灰色)定為標準,期望攝影可以像肉眼一樣,看到這麼多的細節,所以每一個區不管亮區、暗區、中間調都一樣重要,相機製造商只設計了亮區的警示,而忽略暗區,那是否表示只須注意亮區而暗區不重要?另外這個設計的判別標準,大大的有問題。有用過高光警示的人應該有經驗,只要是純白的區塊,高光警示就會頻閃,如果純白色的物體就是過曝,那相機製造商是否認為,所有攝影者都應該把純白拍成"灰白"?如果在此情況用中灰色當判別標準,那白色肯定過曝,我不用高光警示都知道。

日本人稱攝影為"寫真",指的就是與肉眼所見的真實影像很接近,當然攝影更可以"寫意",這是創作的來源;但是所有有效訓練的經驗告訴我們,在"寫意"之前先訓練好"寫真"的本領,你才能駕馭你的創作,是很重要的觀念。滿街都是攝影師的年代,攝影最重要的精神,和最能幫助你走向巔峰的知識,從此沒有人討論,這才是數位攝影為何在品質上,遠遠落後底片時代的最根本因素。

講真話不一定受歡迎,相機製造商知道了,一定恨我恨的牙癢癢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許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